2016-5-26
铁皮石斛非常稀少,因此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很少,下面就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和识别要求介绍给大家,便于活动顺利进行!
铁皮石斛简述
铁皮石斛(干品又称铁皮枫斗)又名铁吊兰,是一种兰科植物,属众多石斛类的一种。它生长要求十分苛刻,主要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背阴处的石缝里,根不入土;终年饱受云雾雨露的滋润,受天地之灵气,取日月之精华,生长期为3—5年,自然产量极其稀少。
古代名医根据铁皮枫斗的药用价值和奇特的生长特性,将铁皮枫斗视为枫斗中的上品,并根据其表皮颜色、功能给予了精确的命名:
铁皮——其表面颜色为铁绿色;
石——因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背阴处的石缝里;
斛——是古代一种最大的量器,此意指适用范围广,滋阴速度快,效果显著。
野生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
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的总称,全球约有1500余种,我国共有74种2变种。铁皮石斛是石斛大家庭当中的一员,因其茎秆皮色深绿如铁故而被冠以“铁皮”两字。
野生的铁皮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100~3000米高度之间,常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,喜温暖、湿润和半阴环境,不耐寒。生长适温18~30℃,生长期以16~21℃更为合适,休眠期16~18℃,晚间温度为10~13℃,温差保持在10~15℃最佳。白天温度超过30℃对石斛生长影响不大,冬季温度不低于10℃。幼苗在10℃以下容易受冻,对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苛刻。野生铁皮的自然繁殖能力低、生长缓慢。自然纬度对自然界的生物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,历史至今发现的很多弥足珍贵的植物,大多数在北纬30度附近,特有的纬度带气候环境孕育了不一样的生物。据相关资料记载,在安徽省霍山县,1950—1975年间每年铁皮石斛产量只有1~5千克,1983年该县普查,霍山石斛蕴藏量也仅有10千克。
2012年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,在安徽宁国、金寨、霍山、潜山、舒城、歙县等县市均发现有野生铁皮石斛分布,但野生资源面临枯竭。如今铁皮石斛的人工组培育幼苗已经获得成功,大棚栽培也已成规模,稀世珍品由此可以走进了寻常百姓人家了。
铁皮石斛的鉴别
识别野生铁皮石斛以”花“主
铁皮石斛花鲜花呈淡黄绿色,花瓣较尖细长有六片,其中五片为一体; 第六片单独从内往外长出,且花瓣中间有紫色斑块,花瓣边为淡黄色,花蕊呈紫色,柱头为一点白。
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,具2-3朵花;花序柄长5-10毫米,铁皮石斛基部具2-3枚短鞘;花序轴回折状弯曲,长2-4厘米;花苞片干膜质,浅白色,卵形,长5-7毫米,先端稍钝;花梗和子房长2-2.5厘米;萼片和花瓣黄绿色,近相似,长圆状披针形,长约1.8厘米,宽4-5毫米,先端锐尖,具5条脉。侧萼片基部较宽阔,宽约1厘米;萼囊圆锥形,长约5毫米,末端圆形;唇瓣白色,基部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,卵状披针形,比萼片稍短,中部反折,先端急尖,不裂或不明显3裂,中部以下两侧具紫红色条纹,边缘多少波状;唇盘密布细乳突状的毛,并且在中部以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;蕊柱黄绿色,长约3毫米,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;蕊柱足黄绿色带紫红色条纹,疏生毛;药帽白色,长卵状三角形,长约2.3毫米,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. 花期一般在当年的3-6月份,安徽一带花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份较为集中。
当然从“花“进行识别外,还需从铁皮石斛的外在形态进行识别。主要从茎和叶的形态特征来看:
茎直立,圆柱形,长9-35厘米,粗2-4毫米,不分枝,具多节,节间长1-3-1.7厘米,常在中部以上互生3-5枚叶。 叶:叶二列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长3-4 (-7) 厘米,宽9-11 (-15)毫米,先端钝并且多少钩转,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,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;叶鞘常具紫斑,老时其上缘与茎松离而张开,并且与节留下1个环状铁青的间隙。